15190573616
在成型技术方面,中国复合材料工业与北美洲和欧洲的明显差别在于,中国仍以手工工艺为主,占35%-45%,而北美洲和欧洲为15%-20%。中国的注塑工艺仍欠发达,只占15%-20%,而北美洲和欧洲为45%
在成型技术方面,中国复合材料工业与北美洲和欧洲的明显差别在于,中国仍以手工工艺为主,占35%-45%,而北美洲和欧洲为15%-20%聚氨酯玻纤套管。中国的注塑工艺仍欠发达,只占15%-20%,而北美洲和欧洲为45%-50%。
在今后5年内,中国复合材料市场会以高速增长,年增率约8%-9%。中国复合材料人均用量将从2007年的1.2kg增加到2013年的2kg左右(欧洲2013年的人均用量为3kg-4kg)2007至2013年期间,中国复合材料预期增长的重点在建筑和基本建设行业(占未来增长的39%),汽车领域也很强劲(16%),其次是管道制造业(13%)。
中国对玻璃纤维和树脂的需求完全可由本地生产满足丙烯酸玻纤套管。在玻璃纤维方面,既有本国的厂商,如巨石、重庆国际和泰山玻纤(占全国现有产能的60%),也有国际厂商,即PPG和OCV(占中国市场的11%)。
中国市场仍会由制造地的转移趋势所促动。例如,在中国玻璃纤维市场,国际厂商正计划发展他们的产能聚氨酯玻纤套管,从2008年的30万t发展到2012年的60万t。然而,这一增长与本国厂商的扩产计划(从160万t发展到280万t)相比却很有限。2012年世界玻纤五强在中国的产能(万t):巨石:150;重庆国际:70;泰山玻纤: 60;PPG:37;OCV:20。
玻纤管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高温环境中的绝缘套管,全称为玻璃纤维套管,它是用玻璃纤维纱编织成管后,再浸透硅树脂溶剂,在光电一体的固化炉内固化成型。因为其使用的树脂品种不同,玻纤管也被分成了许多不同的类型,在工业生产中的使用量越来越多。从外形上看玻纤管一般都采用圆形的横截面,但是这种材质的产品在固化成型之前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玻纤管生产厂家可以根据客户的需求定制不同横截面形状的套管,以便运用于各种不同的场所;不同形状的玻纤管产品,也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玻纤管的使用范围。
1、坯管编织
坯管在编织过程中,机台速度不稳定,导致编织管密度有差异,这是老式编织机普遍存在的问题,作为行业的企业,所有设备已全部更换为新式数控设备,可以完全杜绝该问题的存在。
2、硅橡胶挤出
玻璃纤维套管中的硅橡胶玻璃纤维管,在坯管编织之前先要挤出内胶管,内胶管挤出时温度不合要求或者挤出壁厚不均匀;如果硅胶管内层本身壁厚不均匀将直接导致玻璃纤维套管成品壁厚不达标。
玻璃纤维纱是金属材料的替代材料,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玻璃纤维成为建筑、交通、电子、电气、化工、冶金、环保、等行业不可或缺的原材料。在众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因此,玻璃纤维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全球玻璃纤维生产消费的主要市场为欧洲、美国、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其人均玻璃纤维消费量较高。欧洲是玻璃纤维消费的地区,其用量占全球生产量的40%。
目前中国国内的热缩材料用于汽车制造的市场占比还非常低,只有20%左右,全球80%的市场占比被美国瑞侃与日本住友占据,随着国内在汽车行业认证上的通过以及成本上的优势,汽车用热缩套管的市场占比有望进一步提高,目前国内生产的汽车用双壁热缩套管的价格只有美国瑞侃、日本住友的20%-50%。按照国内目前对汽车行业的供货情况分析,如果全部换成中国产汽车用热缩套管,平均每台汽车的使用价值大概为100-200元,而使用国外的热缩套管的价格为200-500元。假设中国汽车用热缩套管的市场占有率提高到40%,全球每年7000万台的产量计算,中国汽车用热缩套管的市场空间将达到42 亿左右。